(第一章)
He seemed to say it was not so simple as that; to be really at a loss how to qualify it. He passed his hand over his eyes, made a little wincing grimace.
Elsa譯:
他似乎要說不單單是恐怖而已,但真的也無從措詞以界定其性質。他抬手擺了個遮陽的姿勢,稍稍扮了一個鬼臉。
某某譯:
他好像說,情況並不這麼簡單。他似乎真的不知道他該怎麼形容它才好。他的雙手在眼睛上揉一揉,微微皺起了眉頭,露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。
it was not so simple as that,這個that是指恐怖,因為上一句是個問話:「純粹是恐怖嗎?(For sheer terror?)」我記得有這一問。翻成情況有點語意不明。
to qualify it是說為恐怖的性質下個註解,定義,也就是要說清楚到底是如何恐怖法?某某譯為不知道(他)該怎麼形容,無法把qualify的意思包含進去。
He passed his hand over his eyes:
Elsa譯:
他抬手擺了個遮陽的姿勢
某某譯:
他的雙手在眼睛上揉一揉
Hand 是單數,不是雙手,passed…over後面是兩隻眼睛,我確實不明白Douglas這個動作到底是甚麼,但他這個人頗會營造氣氛,吊人胃口,在這個答案呼之欲出的時刻,我判斷他應該不會老老實實做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。所以我認為他這個時候的表情應該是捉狹的,作弄的,因而譯為抬手擺了個遮陽的姿勢。
made a little wincing grimace:
Elsa譯:
稍稍扮了一個鬼臉
某某譯:
微微皺起了眉頭,露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
「他的雙手在眼睛上揉一揉,微微皺起了眉頭,露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。」這樣的形容並不符合Douglas當時的心理狀態。
「鬼臉」有鬼字,但跟鬼無關,正可以呼應詹姆士故事裡的巧機關。他是在說鬼故事,可是骨子裡和鬼一點關係也沒有—要說有,也只存在女家庭教師的心裡。詹姆士,何嘗不是在向讀者頻頻扮鬼臉,試試看在他心目中,那些「不輕易上鉤的人」如何識破他「謎解難猜」的「專業策劃」?
敘事者「我」問:「純粹是恐怖嗎?」Douglas回答:「驚悚吧-寒毛直豎!」
For dreadful--dreadfulness!
Elsa譯:
「驚悚吧-寒毛直豎!」
某某譯:
「指驚悚—驚悚的程度。」
Dreadful後面加ness到底要如何解釋?凡是加了這個,那就可以表示狀態。例如happy(快樂)加了ness,變成一直處於快樂狀態(happiness幸福)。寒毛直豎是一種在恐怖中的狀態,而驚悚的程度明顯不是。「驚悚吧」我加了一個語尾助詞,是為了順應上下文的語氣,表示不是那麼斬釘截鐵,隱隱顯示Douglas善於使用懸疑手法。
"Oh, how delicious!" cried one of the women.
「喔,那才精采呢!」其中一位女士叫道。
Delicious:東西好吃,我們當然懂得說delicious也就是「喔伊系」,但是說到故事值得一聽,不聽可惜,那delicious又要怎麼翻呢?我翻「精采」只是通俗,我不是很滿意,在還沒有找到更適切的詞彙之前,暫時就這樣吧。
某某譯「多來勁」,我不記得在哪裡看過「來勁」這種形容詞,帶勁,起勁是有的,形容酒烈,可以說酒帶勁,形容興致勃勃可以說這人起勁,但來勁不知要如何使用。
我還看過另外一種版本翻成「好極了!」意思差一點,但還比較順。
總歸來說,翻譯不只是把字正確翻出來就了事,還要兼顧上下文的呼應,如果是小說,更要考慮角色的身分,性格,這才能算忠實。至於翻得好不好,那又是更高一級的要求了。
現在把上下文放在一起參照:
Elsa譯:
「純粹是恐怖嗎?」我記得有這一問。
他似乎要說不單單是恐怖而已,但真的也無從措詞以界定其性質。他抬手擺了個遮陽的姿勢,稍稍扮了一個鬼臉。「驚悚吧-寒毛直豎!」
「喔,那才精采呢!」其中一位女士叫道。
由恐怖到寒毛直豎然後到精采,這中間有不同等級情緒的轉換,恐怖嗎—寒毛直豎,這才有問有答。
某某的版本:
「是指恐怖的程度?」我記得自己問道。
他好像說,情況並不這麼簡單。他似乎真的不知道他該怎麼形容它才好。他的雙手在眼睛上揉一揉,微微皺起了眉頭,露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。「指驚悚—驚悚的程度。」
「啊,多來勁!」有個女人叫道。
「我」問恐怖的程度,對方回答驚悚的程度,有回答等於沒回答,在場女士還會叫來勁,詹姆士絕不會這樣寫小說的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