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仕女圖」是亨利詹姆士在三十八歲壯年時期的作品,在這之前他已出版過「羅德列克.胡森」、「美國人」、「歐洲人」和短篇小說「黛西.米勒」,其中「黛西.米勒」使他一舉成名,在大西洋的兩岸皆受到矚目,奠定他在英美文壇的地位。詹姆士於一八四三年誕生於美國紐約州,卒於一九一六年,活了七十三歲,在死前的一年,歸化英國籍。

詹姆士的先祖淵源於愛爾蘭與蘇格蘭,祖父人稱阿爾伯尼的威廉詹姆士,父親也叫亨利詹姆士,他的哥哥威廉詹姆士是美國著名的思想家與心理學家,對詹姆士日後的文學創作有相當深刻的影響。

老亨利詹姆士對子女的教育方式有他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,認為歐洲才是小孩理想的教育環境,所以小亨利生下來不過六個月就隨著父母漂洋過海,他的童年在不斷地換住所,換學校,換老師的情況下度過。住過瑞士,法國與英國,在美國時則常住在祖母位於阿爾伯尼的家中,這段經歷後來被他用在「仕女圖」女主角伊莎貝爾的身上,當作她生長的背景。

十七歲時住在羅德島的新港,短暫學過繪畫,但不及他哥哥威廉有才氣,威廉雖然想做畫家,卻因父親反對而作罷。二十一歲時住波士頓,二十三歲遷至劍橋,一八七o年,當他一個人隻身在歐洲旅行時,獲知他表妹迷離.坦坡(Minnie Temple)死亡的消息,那年她二十四歲,他二十七歲,表妹的死訊帶給他很大的衝擊,此後他長期居住在歐洲,長期地將迷離.坦波的畫像敷舖於他的小說創作的畫布上,以她為藍本,一路創造了黛西.米勒,伊莎貝爾.雅澈——本書的女主角,以及米莉.席爾(晚年作品「慾望之翼」的女主角)。

為詹姆事作傳的黎昂.伊鐸(Leon Edel)認為,在詹姆士的生命中,迷離.坦坡是他聖殿中的黛安娜女神。詹姆士寫信給哥哥威廉說:「思念她之情越殷切,我越覺得了無遺憾,我把她從這個變動的現實世界,移奉於思想中穩固不變的領域。」他的迷離成了永遠的純真少女,不被世俗污染,可以隨他豐富的想像力不斷賦予她精神上繁複的意象,在他心靈中,她是恆常發亮的光源,永遠不會變成世俗間越燃火越小的閃爍燭星。

這樣一盞永不明滅的跳躍光體始終照耀著詹姆士的心靈,終於在十年之後種子發芽,長成一棵引人注目的植物,他心目中的黛安娜,手舉弓箭(雅澈Archer,這個姓不是偶然取的,她正是羅馬神話裡的弓箭手黛安娜),下凡人間尋獵她的如意郎君來了。

三十九歲那年,詹姆士的雙親過世,他回到美國,隔年八月回到倫敦,此後的二十年間他再也不曾回到美國。

詹姆士創作力十分旺盛,不斷地給大西洋兩岸的報刊雜誌寫稿,常居英倫期間,也不斷地在歐洲各地旅行,短期居留,主要還是在瑞士,義大利與法國等的大城市,足跡卻不曾如「仕女圖」裡的伊莎貝爾或渥博頓勳爵一樣,深入東方神秘國度,去希臘,土耳其或印度吸收他的創作靈感。
中年的亨利.詹姆士已經是負有盛名的作家,他還想在戲劇上試他的才氣,五十二歲那年,創作劇本第一次在倫敦上演,卻受到觀眾喝倒采,於是放棄繼續創作劇本的念頭,專心寫他的小說,評論,以及旅遊雜記等。

五十八歲到六十一歲之間,他完成了晚年的三大長篇鉅作:「奉使記」、「慾望之翼」與「黃金杯」。六十一歲這年,回到離開了二十年的美國,次年一九○五年回英,開始整理作品全集,全面修訂舊作,並寫冗長的序文,此即為紐約版「亨利詹姆士作品全集」,至一九一七年完成二十六卷,他逝世之後,倫敦的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於一九二三年出版他的作品全集,增加至三十五卷。

詹姆士一生多產,寫了二十二本小說,一一二篇故事,無數旅遊雜記,評論,戲劇,回憶錄,自傳。他一生與友人通信殷勤,對象約有八百人之譜,已出版的書簡集遠不及未出版者眾。

跟老亨利一樣,詹姆士說話有點口吃,不太愛開口,擅於觀察,酷愛閱讀,喜歡想像,「想像力」成了日後他最喜愛的創作主題之一,「仕女圖」全篇的主旨,闡述的,也就是伊莎貝爾.雅澈個人的想像力。由於他從小在歐洲各地居住,求學,本身又是美國人,在雙重文化的衝蕩下,他寫出了一般美國作家寫不出來的文學作品,他分析歐洲人的個性,美國人的個性,以及這兩種個性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影響。在他晚年的三大鉅作中,他便大力發揮他的「國際主題」(the international theme),這個主題,從另一個角度看,也就是四海為家何處家(cosmopolitan)的主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sa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